“摆个小摊,租个小店,不问姓名,不看**,缺乏监管,不作记录,只要给钱,就给开锁,这是我市乃至我国开锁行业无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。”昨日(3月20日),李伟虹、杨剑昌、吴立民等7位政协**向大会提交提案,强烈要求加强我市开锁行业的管理。记者昨日就此展开调查发现,20元、50元开个锁的路边小摊比比皆是,而一些正规的开锁公司也缺乏规范管理。
**提案
开锁行业不够规范
政协**李伟虹等对记者表示,提出规范开锁行业并非是无的放矢,有居住在宝安的市民反映请人开锁后结果遭遇入室**损失惨重,但帮其开锁的小摊摊主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,令其投诉无门。
摆个小摊就能开锁
摆个小摊,只要给钱,就给开锁,这是我市乃至我国开锁行业无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,这种无证无照非法经营行为和混乱管理为入室**、**车辆等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,因得到开锁从业人员的无意协助而引发的治安案件也屡见不鲜。开锁越是方便,市民越是提心吊胆。
杨剑昌说:“应当承认,开锁业务的开展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了便利,有其存在的市场需求和必要性,但是,如何加强对开锁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,规范其开锁行为,为市民打造一把‘放心锁’,保证市民的财产安全,应该引起有关**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。”
建议立法或制定相关规章
在提案中,记者看到,就如何打造一把“放心锁”,**们建议通过提请立法的形式,专门就规范开锁行业问题制定符合地方性法规。如果认为立法的条件尚不成熟,也可以考虑通过提请制定**规章的形式,加以规范。
首先设置从业准入制度,从事开锁业务前须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从业证照,税务机关颁发的纳税登记证照;不得向他人出售、出租、出借开锁资料和工具。
其次,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。(一)开锁前,开锁从业人员须认真查看开锁请求人的有效身份**,询问室内(车内)物品、**留存详细情况及室内固定电话号码,并填写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的《开锁登记表》备查;(二)开锁时须有居委会或治安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场监督;(三)监督人员应认真查看开锁请求人和开锁人的有效**,包括《开锁登记表》;(四)开锁入室(车)后,开锁从业人员和在场监督人员须共同、逐项核实有关信息,不一致时应及时报警,并在治安管理人员到达前先行控制开锁请求人和开锁人。
记者暗访
“黑店”:只要顾客叫就去开锁
昨日下午,记者在福田区香梅市场附近找到了一个挂着“上门开锁”的小摊档,档口只有一张半人高的玻璃柜,上面摆放着一台配锁器,橱窗内散落着各式各样的钥匙。记者上前一打听,开锁店的老板应声出现。
这位年约40岁的中年男子开口**句话是介绍“业务”:开拧锁20元,开保险锁50元,不许讲价。问清记者家门是什么型号的锁后,他二话不说背上了一个工具包就走,来到了位于香梅路的某小区,保安见了没有阻挠,直接放行。
对于记者的疑惑,这位老板解释说,自己在这个片区做生意已经有多年了,很多保安认识他,所以进出基本都不会受到阻挠。来到反锁的房门前,这位老板从工具包内取出两条细长的铁片,一根先放入锁眼内左右捅捅,紧接着又再插入一根。只见他将耳朵贴近钥匙孔仔细听,然后,右手一撬,紧锁的防盗门应声打开。
“你怎么知道我就是房间的主人呢?”记者这么一问,把开锁的男子吓了一跳。他说:“平常也不多过问,反正顾客叫我们开门就去开。应该多数不会骗人的吧!”记者询问他是否有营业执照。“这手艺活都干了好几年,应该不用**吧!”这是他的回答。在宝安南路、岗厦社区内、梅林社区内,记者都看到了不少这种没有营业执照的开锁店。
正规店:从不质疑房主身份
随后,记者通过114咨询电话,找到了一家名为“速×开锁服务有限公司”的正规公司,通过热线电话,服务人员表示30分钟内能上门服务。
30分钟后,记者在楼下见到了自称为该公司工作人员的王先生,当时他身上并没有穿**,提着一个公文包跟上班族基本没有两样。面对记者的疑问,**他只是出示了一张“速×开锁服务有限公司”的名片和自己的**,强调自己就是开锁公司的工作人员。
随后,在经过楼栋保安处时,王先生主动跟记者表示,需不需要在保安处登记?但他也只是问了一下,并没有实行登记就上了楼。到楼上看完反锁的门后,王先生表示开锁的价格为200元,如果不需要开**的话,价格能再便宜40元。
尽管比“黑店”规范了很多,但在整个开锁过程中,开锁的工作人员始终没有对记者是否是房间的主人提出质疑。在开锁前后,他也没有要求记者对房间内进行描述,通过房间内的布置进行屋主的辨别。
开锁公司:承认管理有漏洞
对于开锁存在的问题,记者电话采访了“速×开锁服务有限公司”。该公司一名姓王的工作人员表示,一般顾客都是通过114或者160知道他们的电话,所以公司的营业资质毋庸置疑。对于公司员工为何没有统一的**?也不能出示相应的工作**?他表示,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带着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名片,而且这些员工几乎都是因亲戚关系,或者熟人介绍过来的,所以不可能发生员工诚信方面的问题。
工人会不会被小偷利用来开门**?“究竟顾客是不是房子的主人,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特别小心,一般都是通过察言观色来辨别。而且,在开门前我们会咨询房间内的布置,以方便核对。一旦出现问题,我们会**时间报警处理。”王先生说。但显然与记者所经历的出入很大。直到**,王先生才承认在工作人员的**和甄别顾客方面确实还存在一点漏洞。
居民:认为自家安全难保
开锁匠在自家小区随进随出,家住景田北路景×大厦的李先生对此很有意见。“我也丢过两次钥匙,也是找这种路边小摊的开锁匠帮我解决的问题。但通过这两次的经历,我对自家的安全也没了底。因为如果被小偷利用,开锁匠也会毫不犹豫地把我家门撬开!想想都让人担心。”李先生说。
随后,记者采访了香梅路的某小区管理处。那里的工作人员表示,小区保安会把好**关,但业主也要提高警惕,不能让人尾随入室从而麻痹小区的保安。